查看原文
其他

徒步35年走遍中国,59岁客死他乡,最早的旅游博主谢建光,为何鲜为人知?

小李耕田 小李耕田 2023-10-14

本文作者 | 又又双
责任编辑 | 一乙木
2023年的9月20日,骑行博主胡远行在经过5年的远行之后,终于到达了他骑行的第28个国家——芬兰。
作为网络上最知名的骑行博主,胡远行此时仅一个平台的粉丝量,就达到了1742万。
千万粉丝的能量是巨大的,巨大的影响力不仅让他知名度越来越广,也让其获得了颇为可观的收入。
两个月前蔓延到中国北方的台风洪涝灾害,胡远行就捐助了整整100万。
如此豪气的手笔,不由得让人想起了一个人。
旅游博主的始祖级人物——谢建光。
这个早年因贫穷和困窘无奈远行的人,35年间靠一辆小推车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。
根据不完全统计,他这一生总共走了30万公里。
执着的远行,让他渐渐有了名气,谢建光无数次表示,不论何种情况,自己都将会一直奔走在梦想的道路上。
可惜,59岁这年,他的梦想,戛然而止。
而这一年,正是胡远行选择骑行全球的前一年。
他的故事可用“传奇”二字来形容,

‍‍

用一句词来形容谢建光,只有一个字,就是“不合时宜”。
1959年,谢建光出生在浙江宁波。
他出生的地点很巧,在一个小渔村里。
从这个背景大家就能知道了,究竟有多么的不合时宜。
浙江还是一个小渔村的时候,穷苦,是此地最原始的生活方式。
谢建光的家庭也不例外。
他的父母,只是两个普普通通的农民。
出生在这样的家庭,谢建光的前路除了平凡就是普通,似乎可以一眼望穿。
出路?那是不存在的。
不过相较其他同龄的孩子,谢建光倒是和他们有着不一样的地方。
他喜欢读书、喜欢看书,更喜欢写作。
可是因为穷,家里并不能给他打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成长模式。
所以,当其他同龄人背着书包兴奋的去村里上学时,谢建光只能坐在门口,或是在条件艰苦的草场内,放牛、做饭、干农活儿。

可即便如此,其心中对于作家的梦想还是没有幻灭。
他用尽一切方法去吸收知识、阅读书籍,为其日后出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
终于,家里攒够了他上学的学费,谢建光终于何以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样一起去学校了。
可惜,彼时的学校和如今的义务教育完全不一样。
95后的年轻人们应该还记得,这代年轻人上学时,尽管义务教育已经普及全国,但是也时不时的要做一些义务劳动。
再往前推,七八十年代的父母那辈,学生连书本课桌都没好的着落。
而推到谢建光那个年代,20世纪60年代,他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更少了。
学校的义务劳动很多,书本知识很少,再加上他家境贫寒,总是上不起学,所以整个小学期间,他的上学生涯是连不上的。

有钱就去上,没钱就辍学。
最重要的是,贫困家庭的孩子怎么可能让他天天坐着安心等上学。
于是,谢建光父母给他找了几份活计。
先是油漆工,而后是木匠。
谢建光的父母想着,小小年纪虽然赚不了多少钱,但多少也能给家里减轻一点负担。
可令人难过的是,他不仅没有给家里减轻负担,还增加了不少压力。
第一次,是谢建光一次工作中,把自己的手指两只食指给误切掉了。
第二次,是他17岁那年被查出有先天的心脏病,家里花费的大价钱给他在杭州做了开胸搭桥手术,这才让其逃过一劫。
不过,尽管侥幸活命,但这一场大手术还是给谢建光的身体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。

‍‍

1977年,全国范围内恢复高考,热爱读书的谢建光也报名参加了。
但是,因为他学识实在不足,被选拔人员果断的刷掉了。
彼时的谢建光,也不过才20岁左右,但谢建光已逐渐变得豁达。
因为他在当时也算是个饱读诗书的人,所以思考事情未免感性了一些,他逐渐有了个梦想——远行。
他想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,更想去云贵地区看一看与其家乡迥然不同的风光。
说走就走,1982年,谢建光背上背包。同父母说了一句,便开始了他的远行。
上世纪八十年代,一辆自行车都是奢侈品,所以谢建光只能轻装上阵。靠两只脚走。
所以,他带的东西不多。
一张足以遮身的被子,150元的启动资金。
值得一说的是,他还带上了一本《海涅诗选》、笔记本和一根笔。
独自出行,前路是难以预料的。
也亏得谢建光初生牛犊不怕虎,渴了喝泉水,饿了去城市里讨点饭店的剩菜,没钱了就打点短工。
其实,人活着真的很简单,像谢建光这样的活着,更简单。
彼时的他,并不怕丢人,更不怕死。
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灾难,一次又一次的劫难,他实在不知道有什么还能比死更可怕。
150块钱在上世纪八十年代,是一笔不小的巨款。
但作为一个旅行者,如果要保证最基本的吃喝,这些钱真的算不得什么。
幸运的是,小的时候为了分担家里的压力,谢建光学习了不少谋生的手艺。
正是这些手艺,让他在之后的生活中打工生涯中有了充分的发展机会。
再加上,刚刚出门时的谢建光年轻力壮,不管做什么,老板们都愿意给他一个机会。
除了去村里打城里打工,还打短工赚钱。
谢建光还会在旅途中捡一些垃圾,比如说。玻璃瓶易拉罐儿废弃的铁器,金属物品。
就这么捡着,每天省吃俭用下来,也能获得一份吃饭的收入。
正因如此,对谢建光来说,活着真的很简单。
可能谢建光自己都没有想到,他这一段路会走了整整35年。
35年间,国家局势风云变幻,科技创新也迅速发展,谢建光在此间也有了新的想法。
我为什么非要靠两腿走路?我为什么不坐车出行呢?
于是,谢建光旅行中的另一个朋友——简陋小推车,闪亮登场了。
据说,新建光这35年间,整整人力拉坏了七辆车。
最后一辆车是一个对谢建光颇为熟悉的企业老板,给他量身定制的手拉车,长两米高85厘米,行宽78厘米。
这是谢建光的最后一辆小推车。
几十年的行走,他的名自已经“威名远扬”,也算是最初的旅行博主了。
不过,这位博主纯是因为热爱。
在走了几十年之后,谢建光写了一本书叫做《疯行天下》。
这本书被众多热爱旅行的人所推崇,他们认为,这才是真一个真正豁达、喜爱自由、喜爱风景的人,才能表达表现出来的情感。
尽管没有作家和文学家的笔锋委婉而优美。
但他真诚的态度和长达几十年的经历,是这本书最大的“卖点”。
他曾在书中写下这样一句话:
“我预感我可能会在某一个黄昏,落日与晚霞之间,在沙漠的两座沙丘之间,安静幸福的停止心跳,我已看见了生命与自然的交接仪式。”
这是谢建光给自己写的一本自传日记,也是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执念。
这本书是在2016年发表的,但令人泪目的是,他所说的离去,竟然来得那么快。
两年后的2018年,谢建光已经59岁了,他走到了黑龙江省黑河后,发现身体出了问题。
根据谢建光自己发的朋友圈,他表示自己可能需要在黑河修整一个月以上,因为他的下肢浮肿,全身乏力,并且呼吸不畅。
他这一休整,便永远地停了下来。
一个月之后,这个一生都在追寻梦想的男人,在异国他乡的医院里,停止了呼吸。
不知道这个结局是否是他所希望的。
毕竟,医院的素白墙壁和医疗机械,相较沙漠之风光,要差多了。

‍‍

纵观谢建光这一生,当真对得起“传奇”二字。
只不过他这个人还算低调,并且彼时的舆论和自媒体也没有发酵的那么厉害,所以谢建光的事迹,发酵的并不厉害,但很多人都知道。
他在山间迷路,与白骨同眠,曾因身受重伤被困于空无一人的甘蔗地五天之久,也曾因没有收入,与野狗争夺食物。
当然,几十年走遍大江南北,他交过不少朋友,也有过一些不得不说的桃色故事。
比如,他曾优美的手稿吸引了一个年轻的姑娘。
姑娘是学校的老师,她对文质彬彬、财华横溢的谢建光颇有好感。
在经过几天的相处之后,更是对其情根深种。
不久之后,她还给谢建光写了一封信。
信中内容久不可考,但大致意思却是能猜出来的。
你是否愿意和我在一起?留下来。
还是要继续你的梦想之路,离开我。
谢建光在思考许久之后,果断选择了第二条路。
此时的他,似乎已经知道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,也停不下来了。
除了这个女孩儿,还有一些他正式交往的女性。
长短皆有,但都未修成正果。
在旅行中,谢建光还交过不少的朋友。
男女老少、国际友人、企业老板、城市白领,各个阶层的人,他都见识过,也熟稔过。
在他去世之时,也是这些朋友,不远万里去医院见了他最后一面。
这些人与谢建光交朋友的原因很简单。
谢建光的生活和对待生活的态度,就是被困于钢筋水泥中的他们,所深切向往的。
包括其去世后,在网上也引发了波澜。
因为他当时大小也算个网红,所以网友对这个男人并不陌生。
他们表示,自己曾在各个地方见过那辆小推车和那个人。
只不过,这些人眼中的谢建光,是不一样的。
有人说,他尝试和谢建光搭讪,但他神色木楞,对人的善意视而不见,还颇有些警惕性。
这让网友觉得这个人有些无趣,便一脚油门远离了他。
也有网友说,自己在某地遇到了谢建光,他对人友好,能说会道,与其聊了会天之后,便知道,这是个有想法,也有毅力的人。
为何同一个人,有迥然不同的形象?
究竟哪个形象,代表的是真正的谢建光?

‍‍

抛却一切去旅行的人,他们的思想很难揣摩。
就像胡远行,他骑行五年,走了28个国家,骑车骑得手指已经畸形了,但还是豪情万丈、激情满满的四处骑行。
当然,凭借自媒体爆火的他,无需像谢建光一样艰难生存。
可这个代价值得吗?
出去看景吹风有意思吗?
一些人向往的,是他们,还是什么其他的东西呢?
这一切的一切,答案似乎就在那里,又似乎也没什么标准答案。
这可能,就是谢建光一直没有停止的原因吧。

往期推荐

左边寺庙右边妓院,法律严苛红灯区合法,新加坡是什么神奇地界?
深圳钉子户蔡珠祥:夫妻联手获1700万天价赔偿,分完钱后妻离子散
你的「赞」+「在看」,砍柴都看得见👇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